请输入
菜单

功能介绍

一、Target CPE 功能介绍

  1. 什么是Target CPE?

Target CPE是指Target Cost Per Engagement,是Mintegral一种优化事件成本的广告策略产品。它基于Mintegral的算法策略能力,以广告主设定的Day 0或Day 7每目标事件独立设备的成本为目标进行优化目前仅支持付费相关事件的优化,若您想内测非付费事件,请联系您的账户经理),并以oCPI(Optimized Cost Per Install)的方式计费。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控制目标事件优化的成本,提高广告效果。

  1. 什么是oCPI计费?

oCPI是指Optimized Cost Per Install,是一种非固定单价计费的模式。

在oCPI模型中,Mintegral的算法策略会基于用户维度的价值信息,动态调整相应的安装计费单价。这种非固定计费的模式保证了广告主更加高效地获得更多高质量的用户。

  1. Target CPE可优化的时间窗口

目前,Mintegral的Target CPE功能可优化的时间窗口为Day 0(D0)和Day 7(D7)。您可以根据自身产品的回收周期以及全渠道的D0付费事件数和D7付费事件数来确定测试Target CPE的时间窗口。

一般建议,您可以考虑以下指标来决定是否测试D7 Target CPE:

  • 广告回收周期:评估您的产品的广告回收周期,即用户从接触广告到付费的时间周期。如果广告回收周期较短,通常在安装后的几天内就能够实现较高比例的回收,那么D0 Target CPE可能更适合您的产品。如果广告回收周期较长,那么D7 Target CPE可能更适合您的产品。

  • 全渠道D7独立付费设备数与D0独立付费设备数的比例:建议全渠道D7独立付费设备数要达到D0独立付费设备数的2倍以上。系统需要有足够的独立付费设备数量来支持D7 Target CPE的投放效果和数据学习。

 

二、Target CPE 投放准备

1. Target CPE测试的准入条件

  • 目标投放产品建议为内购收益占比超过70%的产品,推广目标为吸引付费用户;

  • 若进行D0 Target CPE测试,需要至少提前7天开启全渠道回传并正确配置应用内购买事件映射;若进行D7 Target CPE测试,则需要至少提前14天开启全渠道回传,并正确配置应用内购买事件映射。配置映射方式如下(如有问题请联系您的账户经理):

  • 需要在Mintegral或者全渠道回传产生至少1个付费事件才可建单

  • 建议在Mintegral上投放的CPI广告单元至少需持续7天;

  • 我们建议测试在过去一周在对应投放的地区的平均每日全渠道D0/D7独立付费设备数需达到至少100个的产品;

  • 强烈建议您除了提供付费数据外也回传其他全渠道的应用内浅层事件(例如注册、游戏关卡、角色创建等),以便算法模型能够更充分地学习多维度的用户数据,触达高价值用户。非付费事件的映射标准如下:

原始事件含义 Mintegral 标准事件名称
达成XX关卡 Game Level
注册APP账户 Register
登陆APP Login App
达成XX关卡且LTV积累到XX金额 Key Action
达成XX关卡且完成XX任务 Key Action
其他关键行为事件 Key Action

2. Target CPE的目标及预算设置建议

  • 目标设置建议:建议您根据目标测试产品在投放地区的全渠道买量的D0或D7每独立付费用户成本来设置在Mintegral的Target CPE目标成本

    • D0每独立付费用户成本 = 全渠道买量总成本/ D0 独立付费用户数(排除organic)

    • D7每独立付费用户成本 = 全渠道买量总成本/ D7 独立付费用户数(排除organic)

  • 预算建议:为了在前期学习期间积累足够的付费样本数,我们建议将日预算设置为不低于目标event单价的10倍,同时最低日预算为$200(例如,如果广告主A设置的Target CPE目标为60美元,我们建议将日预算设为至少600美元)。避免因预算不足导致后续无法正常进入下一个模型优化阶段。

 

三、Target CPE 开启后的优化周期

  1. 学习阶段:Target CPE在进入正常投放阶段会有一段学习期,建议您耐心等待学习期结束。

    • 学习期时长:

      • D0 Target CPE单子的学习期大约在1-2周;

      • D7 Target CPE单子的学习期大约在3-4周;

    • 随着Target CPE Campaign买到的付费数量增加,算法模型将逐渐完善,优化效果会进一步提升。

      • 当Target CPE Campaign稳定达到每日5-10个付费后,优化效果会改善,实际CPE会降低;

      • 当Target CPE Campaign稳定达到每日20个付费以上后,学习阶段结束,优化效果将转好

    • 在学习期间,您可能会遇到以下表现:

      • 付费数量不稳定,甚至有些天可能没有付费,无法达到设置的Target CPE成本;

      • 可能会有超过Target CPE成本的1-1.5倍的情况发生;

      • 第一周的eCPI扣费单价较高,高于常规CPI链的单价1-2倍。

  2. 正常投放阶段:当每天购买到的独立付费用户数量基本可以稳定在大于20个,并且Target CPE可以相对稳定地达到设定的目标时,可视为学习期结束,算法模型状态良好。建议您持续观察效果,并且逐步增加预算,视回收情况提高目标进行拓量。

  3. 如何在Mintegral报表查看实际的CPE成本?

路径:报表中心 >> 同期群报表 >> 筛选Spend 和D0_Devnum和D7_Devnum,通过手动计算Spend/D0_Devnum或者Spend/D7_Devnum来计算D0独立付费事件成本和D7独立付费事件成本

 

四、常见问题

  1. 预算为何要满足至少Target CPE单价的10倍?

    •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算法模型每天都有足够的新增付费样本数量来学习和优化,避免后续无法正常进入下一个模型优化阶段如果预算过少,广告单元将无法积累足够的事件数,使得算法模型难以持续进行优化学习,将导致广告单元的波动性增加,带来较差的数据表现。

  2. 多个国家应当如何建单?

    • 在进行多个国家的广告投放时,以下是建议的步骤:

      • 确认全渠道数据量:首先,与您的账户运营团队确认每个目标投放国家的全渠道D0或D7独立付费设备数是否充足如果某个国家的数据量过小,意味着很难起量,我们不建议在该国家进行Target CPE投放;

      • 将全部目标投放国家放入同一个Target CPE Campaign:为了积累尽可能多的付费样本,我们建议将所有目标投放地区放入同一个Target CPE Campaign中投放

      • 将出价相近的国家设置相同的Target CPE目标:我们建议将Target CPE单价相近的国家放在同一个广告单元内,并设置相同的Target CPE目标。这样可以让算法模型在更多的样本数据上进行学习和优化。通过这种方式,您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相似国家的数据共享效应,提高广告投放的效果和回报率。

  3. 为什么需要回传全渠道数据?

    • 通过开启全渠道数据回传,可以减少冷启动成本,缩短学习期,提升广告效果,开启全渠道数据回传后,Target CPE模型预期能够购买到更多的付费用户,相比仅使用Mintegral归因的数据,付费数量至少可以提升50%。

    • Mintegral非常重视广告主隐私安全,并遵循相关的隐私政策和数据保护规定。回传的全渠道数据仅用于模型学习,不会被用于其他目的,也不会造成任何隐私风险。

  4. 为什么需要回传浅层用户事件数据?

    • 提升广告效果:对于大多数产品而言,付费行为通常发生在用户行为序列的后期阶段。然而,如果只依赖付费事件的数据进行广告优化,可能会错过了在用户行为的早期阶段就能够准确判断高价值用户的机会。通过回传浅层用户事件数据,可以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用户的行为轨迹,从而提供更精准、个性化的广告触达策略,进一步提升广告表现和转化率。

  5. 如何判断目标投放产品适合D0 Target CPE还是D7 Target CPE?

    • 判断目标投放产品适合使用D0 Target CPE还是D7 Target CPE时,可以考虑以下因素:

      • 广告回收周期:评估您的产品的广告回收周期,即用户从接触广告到付费的时间周期。如果广告回收周期较短,通常在安装后的几天内就能够实现付费,那么D0 Target CPE可能更适合;如果广告回收周期较长,需要一段时间后用户才会付费,那么D7 Target CPE可能更适合。

      • 全渠道D7独立付费设备数与D0独立付费设备数的比例:建议全渠道D7独立付费设备数要达到D0独立付费设备数的2倍以上。系统需要有足够的独立付费设备数量来支持D7 Target CPE的投放效果和数据学习。

 

五、事件回传指引

 

上一个
Target CPE Campaign
下一个
创建指引(图文版)
最近修改: 2025-06-27